学道之人绝不可小觑,史上道家高人层出不穷,何止五大军师?_要闻_国际道学网
2024年04月24日  |  星期三  |  甲辰年三月十六  |  简体

学道之人绝不可小觑,史上道家高人层出不穷,何止五大军师?

2020-01-25 | 来源: 三好国学堂 | 阅读:2361

很久之前就听过鲁迅先生一句话:“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”,始终不太理解,因为在我的印象中,两千多年来,儒学才是第一显学。近些年方才逐渐领悟,知道鲁迅此话不假。不过“道教”一词,当作为“道家”理解。因为诞生于东汉时期的“道教”,不过是“道家”的一部分,或者说是一个发展阶段。而“道家”则上溯黄帝,至老庄形成学派,上下五千年,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,称为“中国的根柢”并不为过。历史上的道家高人层出不穷,如:

五大军师:经天纬地之才

说起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道家人物,除老庄外,首推五大军师:姜子牙、范蠡、张良、诸葛亮、刘伯温。

姜子牙上承黄帝之学,早年曾隐居辽东修道数十年,后与周文王、周武王风云际会,以军师身份灭商兴周,是道家文化早期奠基人之一,也是公认的“百家始祖”。

范蠡世称“陶朱公”,他辅佐越王勾践,实现“三千越甲可吞吴”的奇迹,功成身退后经商成为巨富,后人尊称“商圣”。范蠡的老师计然,为老子门下“玄元十子”之一,故范蠡之学当直接传承自老子。

张良、诸葛亮、刘伯温的功绩就不用多介绍了。张良功成后从赤松子云游修道,不知所踪。后来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自称张良八世孙,以留侯家庙为天师祖庙,至今香火不绝。诸葛亮、刘伯温更是民间崇拜的两大神人,被视为“智慧化身”,分别留下了《马前课》《烧饼歌》这样的惊世预言。

入世高人:济世安民之心

除五大军师外,道家还有不少以出世之心入世救世的高人。如淝水之战东晋取胜的第一功臣、东晋名相谢安,所谓“安石不出,奈苍生何”?如南宋末年,以七旬高龄万里迢迢穿越沙漠,劝成吉思汗“止杀”的丘处机。如南梁时的道教茅山宗祖师陶弘景,帝王将相均奉若神明,时常求教,号为“山中宰相”。如一代诤臣、初唐名相魏征,早年当过道士,后出山辅佐唐太宗,开启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。再如中唐高道、辟谷大师李泌,辅佐三代帝王,指点江山、戡乱扶正,功成后归隐名山,继续修炼。

以上这几位,虽不曾辅佐明主开创基业,但同样怀有济世安民之心,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。

艺术奇才:心无尘,境自出

古今无双的几位艺术奇才,也都是学道之人。如“书圣”王羲之,出生于东晋世家大族,“世事张氏五斗米道”。王羲之虽以书法名世,但和好友谢安一样心存救世之心。他常以诸葛亮自勉,推崇他的“以天下为心”,但同时又难舍“逸民之怀”,晚年归隐修道。王羲之的书法“飘若浮云,矫若惊龙”,若无道家的根基,恐难达此一境界。

与王羲之相似的是唐代大画家吴道子。“画圣”之外,吴道子又有“吴道真君”、“吴真人”等称谓。其绘画艺术与道家修为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,密不可分。

“诗仙”李白也是位不折不扣的道家中人,大唐国师、道教茅山宗宗师司马承祯一见到他,就赞其“有仙风道骨,可与神游八级之表”。赐金放还后,李白即归入茅山上清派,被道教中人呼作“太白李真人”。李白文武双全,“功成拂衣去,深藏身与名”是其一生的追求,这也正是道家“以出世之心入世”的信仰写照。

科技先驱:东方的一抹曙光

冯友兰先生在《中国哲学简史》中说:“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,对中国科技史有兴趣的人,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。”

此话确实不假,随着墨家的湮没无闻,道家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科学的传承者,不少道家中人都可称为科技先驱,如:东汉名道、炼丹家、化学家魏伯阳,著有《周易参同契》一书,李约瑟博士的《中国科学技术史》有专题介绍,为世界瞩目。东晋名道葛洪,著名炼丹家、医药学家,著有《抱朴子》《肘后方》等。据说,屠呦呦发现青蒿素,《肘后方》曾给了她一些灵感。两晋时期名道郭璞,是公认的风水学鼻祖,且以博学多闻著称,其注解的《山海经》已成国学研究者必读书。南北朝的祖冲之,不仅是数学大家,也是天师道世家,著有《老子义》、《庄子义》等参道之书。唐代名道、预言家李淳风,世人只知他的《推背图》,却不知他还是天文学家,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力定级的人,同时也是数学家,编定、注释了著名的《算经十书》。

如此看来,道家真不愧为中国古代科技之集大成者。可惜后世传承无方,且创新力不足,导致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在古代中国只见曙光,未见真光明,实为一大憾事!

中医名家:由医入道,十道九医

当然,道家与中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。所谓“十道九医”,并不是夸张的说法。不会医术不足以为道,而最早的中医都被称为“道医”。如东汉末年的神医、麻沸散的发明人、“外科圣手”华佗,就是一位著名的“道医”。与华佗齐名的董奉也是道士,称“杏林真人”。唐朝“药王”孙思邈,著有《千金方》,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。孙思邈是一位道行高深的道士,他精研老庄,通百家之说,堪称中国道医文化之集大成者。另外,《本草纲目》的作者、明朝名医李时珍,最早因为道医治好了他的病而迷上医学,在他父亲行医的“玄妙观”接受了最早的医学启蒙,后又遍访名医名道,终成一代医林大师,晚年自号频湖山人,潜心修道。

学道之人绝不可小觑!您对此有何看法,欢迎评论、转发!

上一篇:道家思想的核心:大辩不言,大仁不仁 - (刘学文生活)
下一篇:儒家的敬、道家的静、佛家的净,都在这画里了! - ( 名人字画)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站所载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的目的在于学习和传播道家文化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本站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,也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的所有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均为本网站原创,版权均属“国际道学网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本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个人学习交流平台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内容均标注来源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来源及作者进行了通告,但由于能力有限或疏忽,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。
^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