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经不讲成功学,为何道家还出那么多成功人士?
以道家的思想来看今日的成功学害多益少,其因有五
一 道可道也,非恒道也
水无常形,事无常理,别人的成功方法无法复制!而成功学则在不断灌输前人如何成功,其实关注当下才最为重要。
二 扰人心神
几乎所有的成功学都想让人相信自己能成功,并且不断鼓励自信,但自信太过必然引起行事偏颇,于人不利。
三 欲望炙热
成功学擅长点燃人的欲望,却不擅长帮人熄灭欲望。如今日微商动不动喜提豪车,传销必定有成功人士给你看。问题在于人内心炙热想赚钱难,被人骗钱很容易。
四 失己
孟子说:“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。”做事不成功,我们应该想想自己。但成功学总是让人想别人,让人迷失。
五 呆板。
功学总有一套准则给人用,但这些准则不过是别人的经验,不是你的经验,并不一定适合你。
这不是反对成功,人有向上的欲望很正常。道家自古以来出了不少成功人士,如娶了西施的范蠡、闲云野鹤名满古今中外的庄子、鞠躬尽瘁的诸葛亮……。同样儒家也是出了不少成功人士,此处也可以列出董仲舒、关羽(关羽读《春秋》儒家之书)、荀子、孔子、宋濂、王安石、韩愈……儒家的成功人士。
传统文化中成功的方法只有一个,儒道两家都用这个方法!因今日儒家被污名化,如果此处以儒家为题,肯定很多人不屑。道家因其神秘性,在中国还有点市场。故题目虽说道家,但不能不承认儒家成功人士也很多。
儒道虽为两家,但在看成果方法上无二,都认为人想成功只有治身这一个方法!
上文中所说的“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”是孟子所言,列子还专门说了一个类似的故事。
说的是楚庄王问詹何:“如何治国?”
詹何答:“臣只知道治身的方法,不知道治国的方法。”
楚庄王说:“先生啊!寡人得维护宗庙社稷,想学治国的方法守护我们楚国的祭祀啊!”
詹答:“我没有听说过身心修养好了国家反而混乱的事?也没有听说过身心烦乱的君主能治理好国家。所以治国的根本在自身,臣不敢用细枝末节来回答。”
楚庄王“先生你说的真好!”
这和孟子的思路是一致的,都是从自身来找出路!这种学说经过庄子、董仲舒等儒道人士的完善,在后世形成了内圣外王之说。认为如果你有圣人的修养,那么可以当王者。用今日的话来说,如果你有不贫苦的修养,那么你就能富裕。
身体不仅仅是革命的本钱,也是我们立于阳世的本钱!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,道教珍惜身体养生延年,都是贵己的体现。
更何况除了自身这个本钱外,绝大部分人没有其他本钱!很多成功人士都有其他本钱,如特朗普号称白手起家,但他父亲就是个大土豪,给了他无数援助。如专注于白手起家之人,这些人除了自身又那里有其他本钱了?
所以说修身无论成果多少,都是在给我们添加本钱,都能为以后的好日子添砖加瓦。
所以我们翻开儒道的经书,很多内容都是教人如何休养身心,如何做人。儒家谈成功的顺序就是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,求的三不朽“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”都是要以修身为基。
所以如果你想成功,整天看名人传记,关注他人不如关注自己修养身心!传统文化的思路就是唯有把自身修好的人,才能有白手起家的本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