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“仗义每从屠狗辈,负心多是读书人”?_《老子》心得_国际道学网
2024年04月25日  |  星期四  |  甲辰年三月十七  |  简体

为何“仗义每从屠狗辈,负心多是读书人”?

2020-11-01 | 来源: 国际道学网 | 作者: 大师兄 | 阅读:2744

“仗义每从屠狗辈,负心多是读书人”,这句话出于明朝学者曹学佺。相传在天启二年,曹学佺被起用为广西右参议,当时桂林的皇亲宗室非常骄横,常常当街纵犬行凶,以此为乐。

有一次,皇亲的奴才们又在街上纵犬逐人为乐。有一秀才奔跑不及,扑倒在地,眼看就要命丧犬口的时候,路边一屠夫纵身上前,一刀砍死凶犬,救下秀才。

奴才们大怒,把屠夫与秀才一起绑去送官,要求惩治杀犬之罪。当时曹学佺正好审理此案,他为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,又哪里会给皇室宗亲面子,直接判了屠夫无罪,更判皇亲赔偿给秀才医药费。

皇亲不服,又奈何不得曹学佺,便暗中收买秀才,令其改口翻供。再次审理的时候,秀才果然改口说自己只是在与群犬嬉戏,并无危险,而屠夫不由分说便杀了斗犬,分明是恶意生事,藐视宗亲。

曹学佺一听拍案而起,大怒道:“人证物证俱在,你还要颠倒是非黑白。屠夫救你一命,你不思回报,反要致他于死地。与狗相好,认狗为友,简直天理不容!”说完便令衙役杖击秀才,秀才挨不过,终于招认是皇亲用重金利诱他做假口供。

曹学佺十分愤懑,觉得读书人应当明事理,有正气,结果反不如一个大字不识的屠夫仗义,于是在案卷上愤而写下“仗义每从屠狗辈,负心多是读书人”的千古名句。

相必曹学佺当时也是心存疑惑的,他只是看多了这样的怪诞现象,却无法弄明白这现象之下的内因:为何屠狗之辈尚能够施行义举,而接受“仁义礼”教育的读书人,反倒忘恩负义?

解读这个问题,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是“义”?

义,最早见于《管子》“礼义廉耻”。义者,宜也,本意是指公正、合理而应当做的。那什么才算公正、合理而应当做的呢?各家的说法都不一样。

道家认为,不违背自然规律的,才是适宜的;儒家认为,符合礼仪规范的、符合伦理道德的,才是适宜的;墨家认为,大家互相都能得利的,才是适宜的。

墨家最直接,无论兼爱还是仁义都从利益出发,他们的理念宣讲大概是这样的:要爱人,你爱人别人也会爱你,你爱人的父母别人也会爱你的父母;你爱一百个人,就会有一百个人来爱你。你爱人人,就能得到人人爱你,一本而万利,为什么不去做呢?

简单的道理往往更容易深入人心,特别是在底层人群。所以墨家很快就有了一大群拥趸,而且是誓死相从,死不旋踵的那种。相比之下,儒家的“义”,就显得复杂而高端得多了。

儒墨二家,天生理念不合,一直针锋相对。特别是孟子,更是痛骂墨子“无父”,如同禽兽。于是在“耻于谈利”的孟子发扬下,义和利变成了相对关系,讲义就别得利,得利就别谈义。在孟子眼中,野蛮的强盗才谈利益:“何必曰利,孳孳为利者,跖之徒也。”

因此在儒家掌握了话语权之后,“义”逐渐变成了“奉献”的代名词。从“义薄云天”、“义无反顾”、“大义凛然”、“义不容辞”等后世成语中也能看出,“义”具备超高的要求与极度的律己性。因为在极端情况下,为行义举甚至连命都要舍去——“舍生取义”。而又有多少人敢于直面死亡呢?

所以,义在剔除了利益、私心、名声等现实的成份之后,也就逐渐演变成一种精神追求,一种信仰,一种道德高度。而可以被道德高度所禁锢的,却恰好是那些市井小民,不是读书人。因为读书人是玩弄道德,建立高度的。

如电影《鹿鼎记》中陈近南与韦小宝的一段对话,令人印象深刻。

陈近南意味深长地说:“小宝,你是个聪明人,我可以用聪明的方法和你说话,外面的人就不行。”

韦小宝茫然道:“不理解。”

陈近南:“小宝,你知道,现在聪明的人大多数已经在清廷里当官了,所以,如果我天地会要同清廷对抗,就只能用一些蠢人了。对于那些蠢人,绝对不可以对他们说真话,只能用宗教的形式来催眠他们,使他们觉得所做的事情都是对的。所以反清复明只不过是一句口号,跟阿弥陀佛其实是一样的。”

陈近南所说的聪明人,便是读过书明事理的人;而蠢人,便是没读过书的“屠狗”之辈。从古到今,最容易被催眠的,往往是这些没读过书的“蠢人”,恰如白莲教坚信“刀枪不入”而敢拿身体试洋枪的狂信之徒。

所以不论是墨家的“交相利”之“义”,还是儒家的“舍生”之“义”,能切实奉行并贯彻到底的,也基本就是市井的“屠狗辈”了。指望清高而又无信仰的读书人仗义,你大概是想多了。

认可本文的看法吗?欢迎留言参与讨论。

探讨交流,欢迎关注公众号“国际道学网”(ID:taoistcn_com)加入我们。

—— 本网原创文章,转载请标明出处 ——

上一篇:无能的人,才会去考验人性 - (国际道学网)
下一篇:为什么好人没好报?听听孔子怎么说 - (国际道学网)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站所载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的目的在于学习和传播道家文化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本站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,也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的所有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均为本网站原创,版权均属“国际道学网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本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个人学习交流平台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内容均标注来源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来源及作者进行了通告,但由于能力有限或疏忽,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。
^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