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《道德经》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,感悟生活工作中有用与无用_道友心得_国际道学网
2023年09月25日  |  星期一  |  癸卯年八月十一  |  简体

从《道德经》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,感悟生活工作中有用与无用

2020-04-02 | 来源: 浅说传统文化 | 阅读:1925

老子在《道德经》第十一章提出: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内涵很丰富。今天给大家解读一下,并且结合生活和工作,谈谈对有用与无用的感悟。

老子这句话,其中“有”指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有形实体。“无”指看不见、摸不着有用的空间。“利”指便利,能带来利益的便利。“用”指作用、用途。

有无相生,有和无是相对而生的,不可分裂的。同样,实体的利和空间的用也是不可分裂的。我们常常看重有形之利,追求表面华而不实的东西。而常常忽视无形之用,看不到无形空间蕴含的巨大功用。老子特别强调了“有”与“无”不同的作用意义,给我们很大启示教育。

来看一下老子苦心列举的三个例子。

第一个,车轮。古代车轮是木制的,三十根辐条围接着中间的轮毂,轮毂是空的。可以穿套在车轴上,有了轮毂之空,才发挥车子的功用。

讲到车子,说一下生活中的家庭乘用车。前几年一窝蜂的买车热,好像家用车必须成为家庭标配一样。现在开车试一下,大街上停车都没有空地方。开车出门各种停车不便。

许多人给车子赋予了“成功、有钱、有身份、面子”含义,争相买车装面子。其实车子的功用本质是什么?车子就是一个代步工具而已。主要是方便家庭自由快速出行。

人为拔高车子的功用,脱离车子实际功用。许多人在撑起来的虚荣心诱导下,盲目买好车、买豪车,投下辛苦挣来的血汗钱。甚至还有很多人在分期贷款刺激下,贷款买豪车,不去仔细计算背后的代价,也不仔细思量买车后的实际用途,只为过把瘾。等到买了车没时间开、没地方去,同时每月不小的还款数目,才痛苦后悔。

其实,大城市超级拥堵现象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一二线城市的地铁已经完全超越了家用车的出行功能。

第二个,制作的器皿。古人用土烧制器皿,不管外在样式如何,里面的空间,才是盛装东西的用途。

观察一下当下人的行为。据了解,有的土豪有钱人特别制作金碗银盆,用金碗盛饭、银盆盛菜。金碗和普通瓷碗盛饭的空间不都差不多吗?用金碗吃饭吃的就多吗?完全是虚荣心作怪,自我感觉有优越感。

还有人千辛万苦花大价钱,购买制作水杯的名贵材料,特制加工高档水杯喝水。不管是什么材料的水杯,装的水量都是差不多的,水杯的空间功用都是一样的。在水杯外在材料上花那么大代价真的值吗?

商纣王的叔父箕子,当他看到纣王用象牙做的筷子吃饭时,心生恐惧。他想:用象牙做的筷子吃饭,那杯碗就不再喜欢土制的了,会改用犀牛角或者玉石做的。名贵的碗就不再盛五谷杂粮的饭了,该吃珍贵的肉食了。衣服也得华丽起来,居住的房屋也得变成豪华的宫殿。这样穷奢极欲下去,败德乱政,老百姓不堪重负、苦不堪言,最后一定会引起国家动乱。箕子见微知著,多么的有眼光呀!

所以呢,我们的生活还是朴实简单点好。俭以养德嘛!

第三,开凿门窗,建造房屋。四面的墙围起来的空间才是人居住的功用。

前两年有一句著名的话: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。多么朴实、多么直白的话!我们感觉很亲切,因为在我们的内心意识中,都明白房子是用来住的。只不过,前两年炒房热实在厉害,社会上刮起一股炒房发财旋风,吹得我们不知道东西南北了!也都跟着瞎起哄,把房子当作套利工具和金融产品。炒房被套住的着实不少。

当房子偏离居住属性太远时,风险和灾难就会发生,幸亏国家及时出台政策制止住了!想一想,当建造的房子太多没人去住时,房子还有价值吗?只是一堆砖头和钢筋水泥而已。浪费资源!只要房子的居住属性不落实,炒房就是在吹泡沫,泡沫越吹越大,风险越来越高,最后就是金融灾难。

那我们工作中,什么是有用?什么是无用呢?

当大家都只知道上班、加班挣钱才有用,而休闲、读书、静坐等为无用时,人们的想象力、创造力就枯萎了!好的想法、绝妙的点子往往在人身心放松时不期而至。

多数人认为工作上班时间有用,下班后时间无用。殊不知,好好利用下班时间充电提高自己,才是超越多数人的关键所在。

这就告诉我们:要全面认识工作中的有用和无用。有用和无用是相互转化的。要靠你用心体悟。当大家都认为这个东西没有用时,其必有可用之处。要有这样的意识。


这就是从老子的话中得到的感悟。

路兵

2020年4月1日

上一篇:庄子的目光穿越了千年,我们能否像他一样,瓦解生与死的界线? - (玲珑文史)
下一篇:你孝顺吗?庄子给出了孝顺的四种境界,你是哪一种? - (庄亦得)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站所载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的目的在于学习和传播道家文化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本站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,也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的所有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均为本网站原创,版权均属“国际道学网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本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个人学习交流平台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内容均标注来源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来源及作者进行了通告,但由于能力有限或疏忽,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。
^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