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家的“无”和道家的“无”究竟有什么分别?_要闻_国际道学网
2023年12月02日  |  星期六  |  癸卯年十月二十  |  简体

佛家的“无”和道家的“无”究竟有什么分别?

2020-04-11 | 来源: 博文书苑若愚谈白 | 阅读:1846

许多人都知道,佛教和中国道家都崇尚“无”,推崇“无”,把“无”看成理解世界的一把关键钥匙。那么,他们两者究竟有何分别?

严格来说,佛家是不讲本体论的,即不追问宇宙、人生的本源是什么。佛家指看重因缘和因果,主要通过这两个角度看待、理解世界。

因缘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,因果是指时间关系,无论空间或时间关系,这其中都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——本体,没有持续不变的存在,这是佛教“无”的本质含义。

所以佛教经常说,诸法无我,诸行无常,万法随缘,就是这个道理。

佛家的因缘关系归结起来就是无,所谓无是指纯粹的虚假和虚无,是不存在之物,所以佛家说的无就是空,空空如也的空——一种纯粹的虚无——一无所有,万法皆空。

与此同时,佛家认为,一切众生的究竟是寂静涅槃,寂静涅槃就是空和无——一种不生不死、超越时空、无限存在的自由、无碍之境。用哲学的话说,佛家的寂静涅槃就是绝对的存在空虚。

和佛教相比,中国道家的本体论则实在许多。

中国道家也贵无,但道家说的无不是纯粹的虚假和虚无,而是事物理解世界的一种视角——一种认识方法。

举个例子,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说,一个车轮轴中间的空洞是无,所以车轮子能够容纳辐条和转动车子,所以车轮轴中间的空洞就是车子的本质——无。这叫无中生有!

细想一下,这个车轮轴中间的空洞真是虚无吗,既是又不是!之所以称它为是,是因为车轴的空洞确是空的——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,所以它是虚无——空无一物。

之所以称它为不是,是因为车轴的空洞最终成就了车子,车子是个实实在在的东西,因为车子可以行走,可以装东西,所以车子的存在不是无而是有 !

如果根据佛家思想,这辆车子本身就是虚无,是不存在的色和空;万法随缘,一旦车子存在的条件发生变化,车子就消失无影。

所以佛家不讲宇宙和人生的本体论,不谈论有。中国道家则不然,道家最看重本体论,既谈论有,又谈论无。

老子的《道德经》通篇都是在谈本体论,庄子在《逍遥游》《齐物论》《养生主》等篇目中,同样讲本体论。

道家讲的宇宙本体是有还是无呢?严格来说,它既是有又是无。

道家认为,宇宙、人生的本体是道,道法自然的道。这个道既是有,又是无,是两者的辩证合一。

道为何是有呢?因为道生万物,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皆源于道,这个道虽然看不见、摸不着,但实实在在地存在;所以道是宇宙、人生的总原则、总纲领,所以道是有,是存在。

这个道为何又是无呢?因为道是自然——自然而然,这个自然除了存在,没有其他属性。从哲学上讲,这个道无法解释,无法下定义,所以道又是无——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。

这是道家给宇宙之道提出的解释方法——二律背反说,又叫自相矛盾说——一种既肯定又否定的思想方法。借用西方逻辑学的术语说,这种思想方法叫矛盾思维。

总之,佛家不谈宇宙本体,在佛家看来,世间一切都是梦幻泡影,是转瞬即逝之物,是纯粹虚假和不存在之物,这叫色和相的“无”。

换言之,佛家的“无”彻底否定了世界的实在性,否定了万事万物的永恒性和持久性,这是佛家的虚无主义世界观。

中国道家则不然。道家看重宇宙、人生的实在性,肯定人生的积极意义;只是道家反对文明和文化,反对矫揉造作,主张回归自然和尊重自然,这是道家哲学的自然本体论。

关于佛家和道家“有无”论的本质区别和关联,其中还包含许多其他论题,暂时留待后续。

上一篇:闲话清明|清明节气与道家养生 - (道教文摘)
下一篇:人类的文化是一种牢笼吗?——道家对文化的斥责 - (旅行的风尘)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站所载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的目的在于学习和传播道家文化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本站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,也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的所有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均为本网站原创,版权均属“国际道学网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本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个人学习交流平台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内容均标注来源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来源及作者进行了通告,但由于能力有限或疏忽,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。
^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