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子妻子死了,他鼓盆而歌,为什么会出现违反常理的现象?_道友心得_国际道学网
2023年10月02日  |  星期一  |  癸卯年八月十八  |  简体

庄子妻子死了,他鼓盆而歌,为什么会出现违反常理的现象?

2020-05-07 | 来源: 好玩的国学 | 阅读:2096

庄子的境界是大哲学家的大境界,世间没有几个人能懂得庄子真正的悲伤。

庄子的妻子去世的时候,庄子先是很悲伤,后来又坐在地上他鼓盆而歌。他的朋友惠施来了,看见庄子这样无礼张狂,就批评庄子说,你妻子替你生儿育女,如今她死了,你就这样对待他?

后世的人和惠施一样,不理解庄子的行为,认为他是无情无义的流氓,明朝小说家冯梦龙就把庄子写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无情浪子。在冯梦龙的笔下,庄子用法术变了一个英俊少年,在自己的葬礼上引诱妻子出轨,然后活过来逼迫妻子自杀。这是个坏到骨子里的坏蛋。

但事实上,我们从庄子回答惠施的话中,可以了解庄子对死亡的态度。

庄子说:“人之生,气之聚也;聚则为生,散则为死。若死生为徒,吾又何患!故万物一也。”

这段话的意思是说,人的生命是天地之间一团气聚集而成。生是气之聚,死是气之散。生死就是天地间气聚气散的过程。如此看来,庄子把死亡看成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,就像是风云流转,就像是花开花落,就像是月圆月缺一样自然。庄子说,人生于自然死于自然。妻子这是回到了大道自然之中了,她回到了她来的地方,她回到了应该去的地方,那我又有什么悲伤的呢?

如果对于死亡,庄子仅仅是在他妻子身上持有这种观点的话,那这是个例,并不能说明庄子不是个无情浪子,问题是,庄子在面对自己的死亡的时候,依然表现出一贯的达观和旷达。

庄子在快要死的时候,弟子们在商量为他厚葬,选一个好墓地,用上好的棺椁,风风光光地下葬。庄子很生气,说直接把我扔到野外就行了,不需要搞那些无用的仪式。弟子们说那不好,那您的尸体要被鸟兽吃掉的。庄子说,你把我埋在地下,还不是被蝼蚁吃掉,同样是被吃掉,你们为什么要厚蝼蚁而薄鸟兽呢?

可见,庄子对死亡并不悲伤,对自己被埋在哪里,用什么方式下葬并不关心。因为,在他看来死亡不过是自然而然必然到来的事情。

庄子不仅认为死亡是自然而然必将到来的事情,还有点觉得,死亡是一种大解脱。世界烦恼很多为功名,为富贵,为了蜗角虚名,人们蝇营狗苟,人们凄凄惶惶,被物束缚不得自由,而死亡意味着解脱,意味着自由,意味着解脱了生命倒悬的状态,庄子还很羡慕很渴望死亡的到来呢。

庄子在大宗师中讲了一个故事:

“ 子桑户 死,未葬。 孔子 闻之,使 子贡 往待事焉。或编曲,或鼓琴,相和而歌曰:‘嗟来 桑户 乎!嗟来 桑户 乎!而已返其真,而我犹为人猗!’”

子桑户去世,孔子派子贡去吊唁。子贡过去一看,根本就不像个葬礼,那简直就是个欢乐的大爬梯。有人唱歌,有人跳舞,大家都欢天喜地地说,子桑户你倒是自由了,而我们竟然还活着!

庄子讲这个寓言故事,说明他对子桑户先死,有点羡慕嫉妒恨了。

庄子是不是有毛病?他有强烈的自杀倾向?

绝非如此。

庄子对于生死是看淡的。庄子认为,生是自然死也是自然,没有什么大不了的。人要逍遥,必须首先突破生与死的限制,不因为活着就欢喜,也不因为死了就悲伤。这样才能获得心灵的逍遥。

上一篇:庄子:一个人真正的强大,是从独来独往开始的 - (扒拉文史)
下一篇:庄子说的对不对,现代社会最佳减压方式 - (禅的体验)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站所载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的目的在于学习和传播道家文化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本站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,也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的所有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均为本网站原创,版权均属“国际道学网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本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个人学习交流平台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内容均标注来源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来源及作者进行了通告,但由于能力有限或疏忽,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。
^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