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子:抛去虚伪,做一个真实的人,生命的能量自然会向你聚集_道友心得_国际道学网
2024年03月29日  |  星期五  |  甲辰年二月二十  |  简体

庄子:抛去虚伪,做一个真实的人,生命的能量自然会向你聚集

2021-05-29 | 来源: 小婉的文化客栈 | 阅读:2887

1.

庄子讲道理和孔子很不一样,他不喜欢直通通地把一句话说出来。

他最懂人心,他知道大部分人不喜欢说教,都不喜欢听大道理,所以他喜欢讲故事。

不得不说庄子的本事要高明很多,如果放在今天,庄子肯定是个大V,粉丝比孔子还要多。

说不定还条条是爆款十万加。

《庄子》中有趣的故事太多了,今天我们还是来讲一个故事,题目叫做《渔夫》。

《渔夫》里面的主人公一个是孔子,还有一个就是渔夫。

不过要说明一下的,这个孔子可以是所有人,可以是你,也可以是我。庄子讲故事,他讲的就是人本身就会存在问题,他的目的是让你学会反思,学会反观自我,从而提升自己。

这个孔子,并不一定指的就是孔子本人,他的事例也不完全代表孔子这个人真实的想法,庄子只是引用了孔子这个人物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已。

那么为什么他会选择孔子而不是别人,大概是因为孔子最具有代表性吧。这就好像,我们写文章的时候要引用名人名言,因为名人名言大家都熟悉,道理讲出来才能够教人信服。

正如这个《渔夫》的故事也是,他也是利用了孔子的形象说明了人性的问题。

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庄子在抨击孔子儒家学说,这一点我有不同的看法,我们等下讲完故事再说。因为你看事情不能光看表面,你得熟悉和了解孔子、庄子这两个人,你才能说清楚。

接下来,我们先讲故事。

2.

这一天,孔子到森林去游玩。玩累了,他就在一个杏坛下面休息,一边唱歌,一边看他的弟子们学习。这时候,来了一个人,这个人是个捕鱼的渔夫,听到孔子的歌声以后,就被吸引过来了。

他就指着孔子,问他的两个弟子子路和子贡,这个人是谁?子路不好意思,就没有说话。子贡很得意地说,这是鲁国的君子。

渔夫问,叫什么名字。

子贡说,他叫孔丘。

渔夫又问,他有什么厉害之处?让你值得称他为老师?

子贡很骄傲地说,我们的老师孔子先生,性情忠贞,身怀仁义,讲礼施乐,制定人伦,对主上忠心耿耿,对民众师德教化,他是有作为的人。

渔夫又问,他是有土地的国君吗?

子贡说,不是的。

渔夫又问,那时诸侯的佐臣吗?

子贡说,也不是。

渔夫笑了,那你扯一堆有的没的,有什么用啊。你的仁义听起来很不错,但是除了让你自己劳心劳苦,郁闷不解以外,还有什么意思呢?你根本就不知道,我还是告辞了。

子贡把这事告诉了孔子,孔子一听,他说这是个高人啊,我赶紧去拜见他。于是,孔子就马上跑出去追渔夫,向他求教。

渔夫就说,你想向我学什么呢?

孔子叹了一口气说,哎,我从小就开始学习,到今年都69岁了,还是没有什么大本事。我听说您很厉害,所以特地向您请教啊!

从这里看,不管怎么说,故事中的孔子先生还是一个非常谦虚有学问的人,他治学一辈子,有知识有文化,虽然没有成事,课他没有骄傲自大,还是愿意向一个普通的渔夫请教,说明他的品行还是非常好的。

那么渔夫跟孔子讲了什么内容呢?

他说孔子的问题就是没那个本事,还喜欢操闲心,自己不累死才怪。他既不是君主,又不是诸侯,还搞那套仁义礼教有什么意思呢?你一个农民,种庄稼就种庄稼,还谈论什么国家大事,这不是虚伪么?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吗?

接着,渔夫又讲了“八疵四患”。

这个“八疵四患”基本上是把人性的问题都概括进去了,非常有意思。

八疵指的是:

“非其事而事之,谓之摠;莫之顾而进之,谓之佞;希意道言,谓之谄;不择是非而言,谓之谀;好言人之恶,谓之谗;析交离亲,谓之贼;称誉诈伪以败恶人,谓之慝;不择善否,两容颊适,偷拔其所欲,谓之险。”

讲大白话就是,第一,不该管的要管。

第二,人家话还没说完,就喜欢插嘴,显摆自己。

第三,逢呈迎合他人,说好听话。俗称谄媚。

第四,说话不经过大脑,不思考。

第五,就是喜欢戳人家脊梁骨,讲坏话。

第六,挑拨离间,拆散他人的团结和谐。

第七,当面一套,背后一套。

第八,不要脸,做了恶心人的事,面不改色,还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。

对照一下现实,是不是把人性的问题讲得非常清楚,很有意思吧!我们要对照这些问题,记得反省自己。

然后,再来看“四患”的问题:

“好经大事,变更易常,以挂功名,谓之叨;专知擅事,侵人自用,谓之贪;见过不更,闻谏愈甚,谓之很;人同于己则可,不同于己,虽善不善,谓之矜。”

第一,好大喜功,为了达到目的,不择手段,追求表面的业绩指标,实则空壳而已。

第二,独断专行,谋利私权。

第三,刚愎自负,有错不改,反而更加变本加厉。

第四,对自己人就说好,不是自己人就换一个标准,喜怒无常。

这个“八疵四患”真是把人性的问题概括得清清楚楚。

尽管社会在不断地进步,但是人性从未改变,你仔细想一想,我们当今时代下的人,难道不是一样吗?

3.

孔子听了渔夫的话以后,觉得非常有道理,但是他还是不太明白,于是他又问渔夫,先生您说得都很有道理,可是我这些年,一直被驱逐在外面,我从鲁国被赶出来,到了卫国人家还是不待见我,去了宋国差点被人杀了,后来被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。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受到这么沉重的打击啊?

渔夫笑了,他说先生啊,你怎么是这么愚钝的人呢?假想一下,人与影子一同行走,影子始终跟随着你,你跑得越快,影子就跟得越快。你难道不明白吗?你一味向外求,埋怨别人,抱怨环境,可是你怎么不看看自己的问题呢?人应该学会反观自我,求其真。

孔子问,什么是真?

渔夫告诉孔子。

“真者,精诚之至也。不精不诚,不能动人。”

就是说,成为你原来的样子,用你的真心去待人,而不是虚伪欺骗麻痹自己,这样的人,是不能够打动别人的。

举个例子,我们家有个亲戚是卖保健品的,一开始,她很热情地叫我们去家里做客,既然人家一番好意,亲戚嘛,本来就是应该走动的,然后大伙就去了。可是到了人家家里之后,这个亲戚就开始给我们推销保健品。时间久了,我们就觉得很厌恶,她家里也不想去了。

这个亲戚一开始的动机就是不纯的,她并不是想叫人家去她家里做客,才邀请别人一起去,而是为了卖她的保健品,所以才邀请别人去做客。

其实她没有表现出她的真心,只是想利用你,所以时间久了,别人自然没有了好感。

再比如说,你妈可能经常跟你说我这是为你好,其实她可能不是真的为你好,而是为了她别的目的,可能是面子,也可能是其他利益,对吧。

长此以往,你可能就会反感母亲的这些行为。

其实这一点,跟孔子讲的是一样的。

孔子说,

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”

喜欢说花言巧语的人,他是不真诚的。

如果读《论语》,你自己也会发现,孔子他本人就是一个很真实的人,有啥说啥,从不藏着掖着,这样的人呢相处起来,反而会让人觉得很舒服,不是吗?时间久了,你就会信任他,对吧!

如果这位亲戚真的是卖保健品的,倒不如大大方方说我代理了某个保健品,我想推荐给你们。虽然别人可能会推脱,但是不至于说对她这个人反感,说不定,某一天需要了还真的想起这个亲戚来了。

这个东西就叫“道”,“道”就是亘古不变的规律,无论社会如何发展,如何进步,人性还是如此。

这才是以不变应万变。

不过,还有说明的一点是,《庄子》中的很多故事,其实跟《论语》里面孔子说的话,道理是一样的。

况且,这一篇不一定出自庄子本人之手,很可能是他门下的后人所为。这个人,对人性一定有着非常透彻的认知,他或许是以孔子这个人物来举例子。

又或者他本人对儒家有着不同的看法,但那不能完全代表庄子的观点。

虽然,这个故事确实用到了孔子本人的故事原型,但是你如果读过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你就会知道,孔子他出走鲁国,被围困陈、蔡之间,有很多的政治因素在里面,就是说事情是很复杂的没有那么简单。

这个《渔夫》的故事之所以这样写,只不过是用孔子的例子来说明人性问题,但是不能完全代表孔子。

如果要了解庄子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,还是要好好读原文,思考比较才能得出更加客观的言论。

上一篇:庄子精神自由,万物齐一的齐物思想,对苏轼的人生境界影响很大 - (迎春里)
下一篇:战国道德经出土:道德经的原著是李耳,骑牛西行的另有其人? - (诸史)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站所载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的目的在于学习和传播道家文化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本站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,也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的所有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均为本网站原创,版权均属“国际道学网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本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个人学习交流平台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内容均标注来源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来源及作者进行了通告,但由于能力有限或疏忽,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。
^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