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传统哲学学派,道家最注重人的生命本身_要闻_国际道学网
2024年04月20日  |  星期六  |  甲辰年三月十二  |  简体

中国传统哲学学派,道家最注重人的生命本身

2021-05-30 | 来源: 宝叔聊养生文化 | 阅读:2144

文/刘晓宇
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每一位哲学家、思想家都给出过自己对于生命的见解,因为"生"、"死"问题是所有理论的出发点与落脚点。而"养生文化"就是中国古人对"如何更好地生""如何超越死亡"认知的集中体现。中国古人从没放弃过通过某种方式求得生命永恒的努力,这种努力以文化、习俗、仪式、宗教等任何形式体现出来。总之,道教成立之前社会中就已经形成了生命保养的观点和方法,道教养生正是基于这样的环境达成的生命共识。

在中国传统哲学学派中,数道家最注重人的生命本身。道家以道为本,崇尚自然,珍爱自然的人,有明确的重生贵生思想,反对社会对自然本性的异化和侵蚀。道家所认为的生命存在是自然的不受异化的存在,他把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寄托在自然生命本身。

老子《道德经》:"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"就是关于"道"的具体阐述: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,即"是谓深根固抵,长生久视之道",才能够使人获得长寿。这也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。"贵生"是道家生命价值观的核心。道家"贵生"之说,最初见于《道德经》,"生"指"人的身体"、"人的生命"、"人的形体"和"人的生存"。

"身"字在《道德经》中出现了23次,可以理解为是人的整个生命或人的形体,除了表示时间的终身、设身之外。"身"字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道修身、以身观身,退其身而保身、外其身而存身。贵即重视之意。"故贵以身为天下,若可寄天下;爱以身为天下,若可托天下。"爱自己,才可以爱天下,天下方可以托付给他。在面对身与名、利、天下的价值选择中,老子很显然是倾向于身的。故而有"名与身孰亲?身与货孰多?""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?"名利和生命比起来哪一个更值得亲近?生命和财产比起来哪一个更重要?为什么拥有万乘兵车大国的国君却把身体看得比天下还轻呢?这里用反问的形式教导人们要爱惜身体,重视生命,不要过分的追求名利。

《道德经》中"生"字共38见,有产生、生成、生长、生育、生活、生命、活着、生存等含义。老子对生的看法如下:肯定生的自然性;珍惜生的状态;追慕长生。他还主张重视生命而厚养之,反对因统治者过分肆欲而害生,认为:"民之轻死,以其上求生之厚,是以轻死。夫唯无以生为者,是贤于贵生。"意思是,人民所以看轻死是因为他们的统治者追求奢侈过多,因此而看轻死。只有不追求生存享受的人,这才胜于过分重视生存享受的人。

庄子首提"养生"一词,进一步阐释了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:"自然无为"。并且第一次系统的概述了"形神兼养"的思想。在庄子这里,生命本身的价值高于一切,所以生命的养护就显得十分必要。《庄子知北游》认为:"精神生于道,形本生于精,万物以形相生。"这是庄子对形神关系的基本认识,他主张形神兼养,神为主的养生方法"形得仁义,神之本也。""神全者,圣人之道也。"等,养神养形就是人体道悟道修道最终合于道的过程。

庄子共三十三篇,近一大半内容涉及养生,所以庄子的养生思想对道教养生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启发作用。

庄子认为"自然"是养生的基本方法,在《庄子刻意》中,庄子对"养神"的方法给予了论述:"纯粹而不杂,静一而不变,淡而无为,动而以天行,此养神之道也。“庄子认为人的精神应该是一尘不染的的安静,行为要顺天自然,才能与"道"合一,由此,庄子提出了"虚静"的养生思想。

在《庄子天道》中:"夫虚静恬淡,寂寞无为者,物之本也。"庄子认为"虚静"合乎万物之本原,万物以此而生,以此而行。在养神的同时,应辅以养形,《庄子达生》:"养形必先之以物,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,有生必先无离形,形而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。"所以庄子养形的唯一目的就是为精神提供一个寄生的住所,以维持生命的活力。

考虑到庄子生活的时代背景,养生的意义就在于保持生命的继续。在《庄子养生主》中:"为善无近名,为善无近刑,缘督为经,可以保身,可以全生,可以尽年。""缘督以为经"既是指丹田之气顺人体中脉的自然运行又是指一种人与人、物之间和谐的关系气氛。只有如此,才能全生避害,与道合一。庄子中"庖丁解牛"的故事也包含着养生的思想:"吾闻庖丁之言,得养生焉。"就是在告诉人们自然而然、循道养生。

上一篇:仙家与道家的融合之路 - (胡羽泰)
下一篇:彭富春:道家禅宗与自然的智慧 - (富春之道)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站所载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的目的在于学习和传播道家文化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本站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,也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的所有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均为本网站原创,版权均属“国际道学网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本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个人学习交流平台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内容均标注来源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来源及作者进行了通告,但由于能力有限或疏忽,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。
^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