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悟《道德经》:“观”的方法_道友心得_国际道学网
2024年03月29日  |  星期五  |  甲辰年二月二十  |  简体

感悟《道德经》:“观”的方法

2021-08-24 | 来源: 老一道人 | 阅读:8391

老子是怎么感悟万物之道的呢?在《道德经》中,老子常说一个关键字,是“观”。

在第一章,老子讲了玄的状态,是无有一体的,观的过程,是从无看有,从有看无。在第十六章,老子点明核心的法门,是“致虚极,守静笃,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”。以这个法门作为指导,通过让自己回归寂静,练习“观”的方法。

“观”是特别的,它并非是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感官。我们自“道”中所生,具备感知“道”的潜能,可以先假设存在一个可以感知“道”的感官,假名为道心。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有提到“心”的概念,圣人与天下同呼吸,心系天下。这个“道心”是形而上的,是无形无相的,却能够真实地感悟“道”。

那要如何生出“道心”呢?老子在第二十五章,说“道”是浑然而成,是在天地诞生之前就存在着。所以,如果我们可以让自己回归天地诞生之前的寂静状态,那么就可以生出“道心”了,然后用“道心”来观察万物。在“观”的过程中,有无和有两种状态,或者说是寂和显的状态。寂是不用我们的感官,回归一种混沌的,无法去描述的状态。显则是用我们的感官来观察,万物是形象生动的。无和有,寂和显,就是同一种存在的两种状态。

这个“观”的方法,是可以时刻去练习的。可以在当下,问自己,是从什么出发来感知的?如果只是用眼耳鼻舌身意的感官,那么就并非是“观”。如果是从寂的源头来看,看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,这样是观的状态。

就好像我们看电影的时候,我们在看剧情中的人物,这些角色会以为自己是真实的人,在真实地生活,而我们作为旁观者,却知晓剧中的角色并非是真实的。所以练习“观”的过程,就像是在观察我们的人生,我们自己是观察者,同时也是创作者,在创造自己的人生。如果只是用自己的感官,就会迷在“人生”这个局中。但如果是从“道”出发,则可以跳脱出来,完整地觉察。

练习“观”的方法,可以先通过打坐,让自己更好地回归寂静。然后可以在平时的人事中,练习“观”中处事。随着持续地练习,会越加容易地回归清静,从“道”来观察万物的运动。

文章仅为个人笔记,喜欢的朋友可以老子为师,直接感悟《道德经》。

上一篇:庄子:人这一生,不需要看重生命的长短和成败,而是要做好这三点 - (舒山有鹿)
下一篇:《道德经》32句精髓大气格言,大格局修炼,不得不读 - (文化有个局)

免责声明:
1、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本站所载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的目的在于学习和传播道家文化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本站不对其科学性、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,也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2、本站内凡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的所有图、文、音视频等稿件均为本网站原创,版权均属“国际道学网”所有,任何经营性媒体、书刊、杂志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“来源:国际道学网”,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3、本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个人学习交流平台,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内容均标注来源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来源及作者进行了通告,但由于能力有限或疏忽,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,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。
^ Back to Top